我所长大的地方是个小镇,小镇毗邻武汉,算是武汉远郊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城铁半个小时,汽车一个小时的距离。纵然如今都迁到武汉,但是逢年过节还是要回到这个小镇。
如果说武汉给予的是一个让我通往外界窗口,那么小镇就收纳了我更多更多的小时候的故事。过年本身就是一种对过去的叙旧,自从高中之后在小镇呆的时间就愈发的短暂,每逢过年,小时候那些熟悉的面孔就如同苏生一样出现在你的面前,但是又有点让人有些无法适从,你开始在脑海中搜索那些你们一起的过往,同时也为那些有趣的过往而开怀大笑,然后感叹现今的物是人非。
我妈所在的单位当年是个央企, 而我们所住的地方都是职工家属小区,我们的小伙伴也是周边的孩子,我们的父母都是在这个厂子上班,这个厂子有独立的子弟小学,子弟中学,有自己的医院,有自己的汽水厂,有自己的排班制度,有自己的电影院,我们小学初中的同学的家里都是和厂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90年代初的时候这样的央企无论从福利还是待遇都是当时整个社会中处于比较好的,到了朱镕基改革的时候,整个厂子都开始步入一种不再轨道上的感觉,下岗大潮喧嚣了这个拥有3万员工的企业,波及十多万的职工家属。一阵折腾后,工厂有点一蹶不振,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无数国企破产中,这个厂挺了过来,转型为私企,架子还是很大,但是再也没有往昔的气派。
小的时候没有手机,然后爸爸常年在外,妈妈总是要上班,抑或是自己的太过于小心谨慎,抑或是自己的故作潇洒,有些事情就是那样的在风中被遗忘了,爱是一种飘然的情感。很小的时候老是一个人在家,家里就一个人,妈妈上班之前都会给尚未放学回家的我留字条。妈妈的字迹也许就是最好的依靠,也许从识字开始就会看到妈妈的留的字条的叮嘱,叮嘱说要记住水开了别忘了关煤气,别忘了自己弄东西吃,别忘了写作业,不要看太久的电视,别忘了吃药~~~就这样的长大了。以前那些一个人在家的日子渐渐的远去,那种对孤独的害怕感也远去,就在那些对黑暗和孤独的害怕中变的不怕黑暗不怕孤单了,小学一年级就一个人自己在家里睡。看着别人家人团聚一起吃晚餐,而自己一个人煮开水弄泡面吃~~周五的时候自己跑去和同学们玩等玩到天黑了,然后独自回在家看电视,打发那些对黑夜的恐惧。也许就是这样我现在不怕黑,反而很喜欢夜晚,夜晚宁静,能够听到夏虫的叫声。能够看着萤火虫飞。
偶然在街上看到以前玩的要好的同学的父母,不少已经尽显沧桑,有时在外面的时候我会感叹一个比一个修的华丽的大学,学校大门都恨不得修的和凯旋门一样气派,逸夫楼恨不得修的和广州塔一样,我就无比想念那些埋葬了那些懵懂青春的中学,开始怀念操场上那些拽的以为自己是科比在世的少年,怀念小小操场那些角落的荒草。想念一起和装逼王在周五大扫除的某个午后,装逼的在操场主席台旁一起喝可乐的时光,然后那厮喝完之后还矫情的说一句:罪过,今天又杀了不少精。
好吧,这只是一段随笔。。。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背包客李冲冲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chongchong.cn/1877.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背包客李冲冲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评论列表(6条)
岁月轮转 却回不到从前
城市近郊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不像我的老家交通超级不方便!
我老家也不好 但是是根所在
很喜欢心情博客,欢迎回访。
老家,感情很深的一个地方。
[太开心] 捧个人场……